科学启迪智慧,科创筑梦未来15
发表时间:2024-11-26 11:26 课程主题 科学启迪智慧,科创筑梦未来 基本信息 研学时间 1-12月 研学时长 一日研学 研学地点 四川STEAM科创教育科普基地 适合人群 6-18岁青少年 承办单位 成都师范学院 四川STEAM科创教育科普基地 课程简介 四川STEAM科创教育科普基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,机器人、无人机、智能车等为主要载体,搭建了完善的科普教育体系。此次研学旨在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,引导学生深度参与体验人工智能活动,启发思维,培养规则意识、好奇心、逻辑思维、系统思维等四大核心能力。 此次研学,将会是一次科技的奇幻旅程,必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沉浸其中,感受科技的魅力与无限可能。 课程特色亮点一:探秘航空航天(无人机)创新创业基地,领略飞行奥秘 亮点二:打卡创客教室,激发创新思维 亮点三:机器人实验中心,体验智能魅力 亮点四:物理实验装置体验教室,揭秘科学原理 亮点五:竞赛场地比拼,展现科技风采 亮点六:科学实验秀,点燃科学激情 亮点七:人形机器人体验课,萌芽科学兴趣 研学目标掌握物理知识:通过研学活动,营员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,包括力学、热学、电磁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。 培养探究精神: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,引导营员主动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,培养探究精神。 锻炼思维能力:在研学过程中,营员需要运用逻辑思维、系统思维等思维方式,对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,从而锻炼思维能力。 激发科学兴趣:通过丰富的研学内容和形式,激发营员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爱。 培养科学素养:在研学活动中,营员将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,培养科学素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。 增强创新实践能力: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,解决实际问题,提高实践应用能力。 提升实验技能:在物理实验装置体验教室中,营员将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,提升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。 行程安排
研学地点介绍 基地依托成都师范学院起步创建于2012年(如图所示),现为全国高校综合育人实践体验基地、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、四川省第十二批省级科普基地、成都市科普基地、成渝地区科普研学基(营)地、人民研学网十佳优秀案例基地。基地面向K12领域,以STEAM多学科融合教育理念为引领进行基地建设,通过12个科普项目,覆盖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及大学各个学段,以机器人、无人机、智能车等为核心载体,全方位地开展以科技知识、科创思维、科创能力为主线的科普教育活动。 定位明确、体系健全。基地顺应科技强国、教育强国战略,以人工智能为核心,以国家一流专业和国家一流课程为依托,搭建“一主题”(科技·人文·创新)、“两平台”(科创教育、网络观展)、“三功能”(启蒙、普及、科创)、“四面向”(大中小幼)、“五融汇”(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艺术和数学)科创教育体系,传播科学思想,弘扬科学精神,普及科技知识,培育科创能力。 条件优良、运行规范。基地现有各类展教场所4995平方米,打造了以科技变革与成就为主线的“叙事式”文化环境和以体验与创造为主题的“沉浸式”互动空间,展陈面积4995平米。基地组建有一支由大学与中学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专兼职科普队伍22人(其中兼职6人,专职22人),科普解说员2人,科普志愿者30余人。基地现有各类可用于科普的资产总值共938万元,其中科普展教与培训用的固定资产905万元。配套设施好、制度完备,应急能力强,可同时接纳120人以上团队。 立德树人、成效明显。基地坚持科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,协同思政课程,融合“四史”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理想信念教育等,强化大学生“四个自信”价值认同和“强国有我”使命担当,支撑12门国家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等建设,承担大学生思政实践80余场、“青年红色之旅”社会实践100余场,学生依托基地获国家和省级“双创”项目203项、科创奖励615项、专利178项。 传播力强、影响广泛。基地与3所高校、10余家企业、20余所中小学校深度合作,近三年接待教育部门、高校等组织的教育活动120余场,指导高校及中小学科普100余场,承担川、渝、藏科普师资培训12场,年均受益学生3万余人,人民日报等报道40余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