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详情

上海自然博物馆

101
发表时间:2019-09-27 17:34

场馆简介9.png

  上海自然博物馆(上海科技馆分馆)坐落于上海市静安雕塑公园内,建筑面积45,257 平方米,展览教育服务面积32,200 平方米,是上海市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公众社会文化交流平台。

 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68年由法国天主教神父韩伯禄创立的徐家汇博物院(中国最早的博物馆,1933年更名为震旦博物院),以及1874年由英国人办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(隶属于大英博物馆皇家学会,解放后改名为上海博物院)。1956年,在震旦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的基础上,上海自然博物馆正式成立。2001年,上海自然博物馆撤销建制,归并入上海科技馆。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项目于2007年正式立项,2009年6月26日破土动工,2015年二季度对外开放。

timg.jpg

科普资源.jpg

  上海自然博物馆以“自然·人·和谐”为主题,通过“演化的乐章”、“生命的画卷”、“文明的史诗”三大主线,呈现了起源之谜、生命长河、演化之道、大地探珍、缤纷生命、生态万象、生存智慧、人地之缘、上海故事、未来之路等10个常设展区及临展厅、4D影院、探索中心等配套功能区域。展示陈列了来自七大洲的11000余件标本模型,其中珍稀物种标本近千件;近1500 平方米的步入式复原场景,逼真再现生机勃勃的非洲大草原;“跨越时空的聚会”大型标本阵列,汇聚古今中外200余件动植物明星;“逃出白垩纪”等5个沉浸式剧场,再现演化史上的大事件;“自然之窗”等26组复原生态景箱,致敬自然博物馆的经典展陈;400个视觉媒体和1套网上博物馆系统,满足自媒体时代的公众需求;1500组科学绘画,直观地展现艺术与科学的结合;300 平方米的活体养殖区,零距离触摸自然;1200 平方米的“探索中心”,构筑观察发现、动手实验、对话探讨的乐园;“自然史诗”多媒体秀,打造集科技、人文于一体的艺术盛宴。

  上海自然博物馆拥有29万余件藏品,包括来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及世界各地的自然界和人类历史遗物,分别隶属于植物、动物、古生物、地质及人文五大类,其中植物标本15万余件,哺乳动物标本4千余件,鱼类、鸟类、两栖爬行类各1万余件,昆虫标本近3.3万件,其他无脊椎标本5万余件,地质标本5千余件,古生物8千余件,人文民俗类3500余件。

  上海自然博物馆构建了面向各类受众、多维立体的教育体系,借助问题导向的教育方式、以人为本的自主学习和动态开放的知识体系,引导观众探究过去、把握现在、思考未来。除了常设展区中的实验室、研究室、教育活动点之外,位于地下二楼的“探索中心”是馆内特设的一处教育活动场所,以儿童、青少年、学生团体、亲子团体为主要受众群体。结合博物馆特色展示资源、衔接学校课程内容,自主开发的教育课程,紧扣学生兴趣特点,涵盖了几乎所有学科门类。活动形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,兼顾观察记录、动手实验、主题演示、角色扮演、讨论对话等层次丰富、交叉互动的学习方式,培养受众科学探究的方法、自主学习的态度、追根溯源的探索精神。

组合.png

典型案例活动9.png

  1、方案整体设计:

  上海自然博物馆专为学校师生打造的半自助式博物馆教育活动——研学之旅,活动结合不同年龄段认知特点,分为四个年龄段精心设计。主题课程种类繁多,学生团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个性化组合,让研学之旅更有特色,更加丰满。所有活动均有配套课程方案和自由方便教师活动开展的学习单,馆内也有专业科学老师辅助咨询。

  2、课程主要内容:

  研学之旅课程主要围绕起源之谜、生命长河、演化之道、上海故事、生存智慧、生态万象、缤纷生命、大地探珍、人地之缘九个主题设计,与馆内常设展览资源相互照应,完整地展现生命的起源、演化、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知识体系。

  3、线上课程分享:

  课程开发完成后,本主题课程所设计的全部教师手册及学生手册电子版,均可从上海自然博物馆官网自行下载。


分享到:
微信:15313233685/15313230582              联系电话:010-82085881               联系邮箱:kepuyanxue@163.com

会员登录
登录
其他账号登录:
留言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