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详情

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

115
发表时间:2019-02-26 10:59

场馆简介9.png

 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(中华民族园)位于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内,占地50公顷,是一座复原、收藏、陈列和研究中国56个民族文化、文物、社会生活的大型露天形式的人类学博物馆,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,民族分类最全的民族文化保护、展示和交流的基地。院内建有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56座博物馆,民族建筑均按1∶1复原建设,馆藏文物10万件。景区环境自然淳朴,宛如都市里的村庄。文化活动以少数民族节庆、原生态歌舞、传统体育竞技、非遗手工艺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。

 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作为国家奥林匹克公园规划中第一个完成项目,是宣传“新北京、新奥运”的重要基地,充分展现“人文奥运、科技奥运、绿色奥运”的主题。


中华民族博物馆

科普资源.jpg

硬件教育资源

1、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是露天形式的博物馆,场地比较宽松,可同时容纳不同规模的学生团队开展活动。北园的傣族广场和南园的三塔广场都可容纳千人团队,适合全校师生统一开展活动,各民族博物馆相对独立,适合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开展活动。

2、在项目的选择上,根据留园时间长短和不同年龄层的特点,可按顺序依次到民族博物馆开展活动,也可单独选择某一项目。

3、开展民族活动项目的器材基本具备,可作示范或部分参与。特色展区9.png

绣房

“绣房”是中国妇女的“天地”。她们“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”,从懂事那天起,就步入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开始了“行不动肩”、“笑不露齿”的生活。

车船驿站

    驿站和船坞中,停满了待发的车船,这就是历史的停发站,人类早期交通状况和运输情况。作为运输工具的船和车,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,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船车的记载。中国是最早使用船和车的国家之一。

车船驿站

纺织坊

“纺织坊”讲述的不只是妇女的事,亦不只是家庭的事。“纺织”是人类文明的体现,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。它关系着我们的历史,我们的文化。

纺织坊

祖宗堂

  中国先民在几千年各种生活状态中形成的思想信仰,灵魂敬畏,精神寄托是她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是她们精神生活的支柱。家居神供具,是表现民间信仰具象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它充分展示了生活着的人们祈盼神灵保佑的心理,是活人重新图解单调、严肃“神面貌”的又一次世俗的升华,让“不露声色”的神灵,更加理想化,更加接近市民生活。

祖宗堂.jpg

  书房

  书房是男人的“世界”。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,在“男尊女卑”的教育思想下,只有男人才有机会读书,因此,在未产生学堂的近百年前,书房担负着教育的责任,象征着教育的殿堂。

书房.png


师资情况9.png

安排少数民族讲解员接待学生参观,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到不同的民族博物馆开展活动,讲解员介绍民族历史、风情和民居建筑,和带队的老师一同组织同学开展民族体育和游戏,介绍民族工艺,使同学们的学习更有目的性。

配套课程9.jpg

民族韵律操、民族集体舞、民族成年礼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,如跳竹竿、退铁环、打花棍、推杆、运土豆等。

典型案例活动9.png

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 初二年级参观中华民族博物院

北京市第十六中学中华民族博物院综合社会实践活动

 常年开展少数民族节庆、原生态歌舞、传统体育竞技、非遗手工艺展示等活动。 季节性开展少数民族节庆活动、歌舞表演。临时开展藏族制作糌粑、傣族编五彩线等体验项目。

活动组合.jpg


分享到:
微信:15313233685/15313230582              联系电话:010-82085881               联系邮箱:kepuyanxue@163.com

会员登录
登录
其他账号登录:
留言
回到顶部